(相关资料图)
近日,走进华亭市山寨乡的田间地头,一洼洼翠丽的药材幼苗映入眼帘,随处可见的是头戴草帽、手握锄头的农民,他们像战士一样牢牢守卫着丰收的希望,亦守卫着致富增收的美好愿望。
在刘河村药材育苗基地,村支书湛玉龙正指挥着十余名村民小心翼翼的为独活嫩芽脱下“金”色外衣,让它们尽情沐浴阳光,自由成长。“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农业生产唱的是‘四季歌’,这些药秧子春天就种好了,为了避免倒春寒带来的影响,需要在表面覆盖一层稻草,进入夏天,气温升高,就需要把稻草揭开,一来防止高温带来的影响,也为了让药材长的更大更好,在来年春天买个好价钱。”对于药材的管护,湛玉龙总是侃侃而谈。
山寨乡地处关山脚下,气候高寒阴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自然条件十分适宜中药材生长。时下正是药材管护的黄金时期,药材地里到处是忙碌的药农,除草、松土、培土,呈现一片繁忙的夏管景象。
“今年的药根深秆长,叶大苗壮,年底肯定能买个好价钱。”在甘河村千亩药材种植基地,负责人庄崇祥一边锄药一边在和身边共同劳作的伙伴分享着自己的见解。放眼望去,成片的独活像绿地毯一样在金黄色的土地上铺陈开来,和远处的青山融为一体,看不到边际。
甘河村的村民郭小琴,家里离药材基地不远,只要基地有活干,她就会和乡亲们一起来基地干活,补贴家用。“自从我们村上建了这个药材基地,我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春天种药,夏天锄草、施肥,秋天挖药,冬天还可以去晾晒棚烤药,虽然每天只有80块钱的收入,但是能在家门口工作,能照顾上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我也已经很满足了。”正在清理杂草的郭小琴高兴的说。
近年来,山寨乡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中药材产业当做守护百姓“钱袋子”工程来抓,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结构,扩大规模,落实扶持政策,强化服务措施。通过基地带动,示范典型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使独活、大黄等中药材在山寨遍地开花,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万亩,让群众通过“苦”药材,过上“甜”日子。(通讯员秦海燕雪慧慧)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极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9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